1.学工部扎实做好新冠疫情期间学生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新春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1月28日起,学生工作部根据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认真完成每日全校学生健康状况的排查、统计和报送工作,累计报送数据达200余万条,数据报送高效、准确,未出现一例漏报、错报情况。研究制定学生防控工作预案,有序做好春季、秋季学期学生错峰返校工作,返校学生中未有一例感染新冠病毒和其他传染性疾病。
2.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确保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
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聚焦“六稳”“六保”,把疫情防控、就业创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确定“两手硬、两战赢”的思路,千方百计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截止10月23日(省教育厅第三次就业率统计时间点),学校2020届毕业生4127人,就业3453人,就业率83.67%(全国就业率81%,全国本科层次就业率77%),就业率B达到77.85%(2019届毕业生为58.69%),初次就业率位于全省省属高校前列。
3.校级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圆满举办,50%的一线辅导员参与
12月18日至19日,我校首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在该校长安校区举办。此次比赛根据“第八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最新修订的比赛要求,在全省尚属首例采用新赛制的高校。共有来自校内各学院专兼职辅导员46人参加了比赛,参赛率达55%。
4.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启动,学生工作管理软件系统开始运营
2020年,在学校党政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学工部启动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智慧学工平台”已于2020年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智慧学工平台的运营使得我校学生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步骤,缩短学生办理相关业务的时间,有效的贯彻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理念,为我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5.学工团队工作突出,获得多项省级表彰
2020年度我校辅导员李建秋、刘涛分别获得第五届陕西高校“十佳辅导员提名奖”和“优秀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周国有获得“2016-2020年度陕西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在省委教育工委举办的各类比赛中,我校师生荣获陕西高校第六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咨询案例三等奖一项、陕西高校第二届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案三等奖二项、陕西省首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赛三等奖一项。
6.强化优良学风班级建设,全面推进“第二课堂”素质教育
按照一流本科教育和一流课程建设要求,学生处制定加强学风建设的制度和规定,强化优良学风班级建设。2020年共表彰优良学风标兵班4个,优良学风班24个。深入实施《第二课堂活动奖励办法》,2020年共表彰第二课堂优秀成果241项,发放奖金59.67万元。
7.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取得新突破,多个研究项目获批立项
2020年度学工部组织申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高校原创文化推广行动计划1项,其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已经省教工委公示推选至教育部。积极组织申报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其中《人工智能背景下舆论引导把控研究》《习近平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路径研究》两项课题获批省级重点立项。
8.心理咨询中心开展“战疫心助力”线上线下援助活动
新冠疫情期间,心理咨询中心开通心理援助渠道,为师生提供网络心理服务。遴选专业能力强的心理咨询师加入陕西高校疫情心理援助平台,志愿为全省人民提供心理援助,获得省委教育工委通报表彰。组织开展“共战疫情促发展 应对危机助成长”心理育人宣传季活动,累计开展各类活动50项,各类活动总时长为2224小时,推送信息81条,11672余名师生参与,覆盖面广,效果良好。
9.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推进资助育人工作有效开展
2020年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紧密结合资助工作发展新趋势,推进资助育人工作有效开展。全年共资助学生1.5万余人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约1900万。通过各类精准资助,确保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临时困难学生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10.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进步月”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2020年9月,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学工部联合相关部门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我校师生民族团结意识,促进了各民族学生的思想交流、感情交融,维护了校园的和谐稳定。